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进展之二 | 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打造引领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2021-10-29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重庆、四川两省市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加强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联动发展,共同提升极核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引领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一、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共育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联合发起建立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旗舰联盟,协同举办汽车产业融合峰会、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协同发展论坛,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重庆获准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重庆、成都纳入国家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试点,两地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和跨境资金池试点,共同争取支付服务同城化在成渝地区率先落地。共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成都超算中心、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先后投入使用,加快争取纳入国际超算中心体系。共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宽窄巷子与洪崖洞、青城山—都江堰与金佛山、西岭雪山与仙女山等两地IP强强联手,共同推动两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区域一体化文化旅游产品云平台,打造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品牌。

 

二、协同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合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以“一城多园”模式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协同推动2021年川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54.5亿元。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成上线,整合总价值约112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1.4万余台。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中心建成,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中科院成都天府新区科技创新交叉研究平台等项目加速推进。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合作。共建3个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重点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联合实施15个重点技术研发项目。共同发起设立50亿元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已实现1.1亿元项目投资。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12家高新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三、协同推进门户枢纽城市建设,联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8月,重庆、成都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合计开行1737列,东盟公路班车开行1665车次、增长70%,“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共同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川渝两地统一品牌,统筹优化去回程线路和运力资源,推动从内陆腹地向门户枢纽和开放高地加快转变,1—8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量3595列。不断完善物流枢纽体系。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果园港获批国家物流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中心站扩能改造和多式联运转换中心等功能性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万州港开展多式联运合作。协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加快推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作用,联合成立八大产业旗舰联盟,协同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共同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推动建立两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市场监管案件线索移送等机制,开设“两江天府合作办事窗口”,实现异地申办营业执照、“红黑名单”互认。

 

四、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共享,示范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加强超大城市污染治理交流协作,共建“无废城市”,积极加强污染防治协同治理,两地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协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究。推动重庆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和四川天府新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建设,共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互通。推动落实便捷生活行动方案16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成渝客专公交化、便利化,率先实现重庆主城和成都公交、轨道“一码通”。推动“天府英才卡”A卡与“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对等互认。共同创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综合创新试点,率先推动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打通两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网络。

 

(供稿: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